作者:复旦中山医院
这个寒冬异常凛冽,却也格外温暖。不辞辛劳的医护工作者,自觉隔离在家的普通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善意和爱,却好似一束光将这个寒冬照得无比温暖、明亮。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重症特种兵、医护齐上阵
随着新冠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也日益增多。中山医院外科监护室原有的抢救床位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此时,院领导立即成立指挥工作组,医务处、护理部连夜统筹,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教授与潘文彦、虞正红两位总护士长立即讨论建成两个延伸重症病房:将原五官科改建成亚重症病房,将原泌尿外科改建成过渡病房。设备科也以最快的速度调配到四大法宝——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高流量吸氧机、呼吸机转换接头,以确保普通病房的每个床位都能进行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
重症医学科像一支“特种兵部队”,训练有素的战士们随时可以应战。尽管外科监护室相当比例的医护人员陆续被病毒感染,但“轻伤不下火线”,为了患者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刘霄、梅静骅、李颖三位护士长负责延伸病房的环境设备及人力的调配,为应对缺兵少将的困难,形成了将三个病房的人力混合排班的模式,将重症的护士分配到延伸病房,让具备危重症专业技能的护士与病房护士搭配,确保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虽然重症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他们不害怕生命中有裂痕,因为那往往是光照进来的地方。生命虽然短暂脆弱,但同时也绵长坚韧,任凭病毒肆虐却永不言弃。重症人始终坚信:生命的纽带一头连着病人,一头系着医护人员。作为医护工作者,病毒的来袭我们也许无力阻止,但无限的努力和永不言弃的坚持是我们紧紧拉住生命的强大武器。
与百岁老人共克时艰
随着社会面阳性患者增多,收治的阳性患者中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加,保障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嘶哑着嗓子坚持问诊的床位医生,强忍着全身酸痛坚持上班的护士,轮轴转、舍小家为大家的呼吸治疗师……医务人员的角色也随时在“医”与“患”之间切换——一边疗伤,一边去堵疫魔的枪。
102岁的张爷爷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极度困难。在接到收治指令后,为保障重症患者救治,医护人员立刻梳理床位资源,配备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抢救车等设施、药品及物品。从救护车抬下来的张爷爷端坐呼吸、胸闷气短、大汗淋漓,家人奔跑中略显凌乱的脚步显示出他们的慌乱与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