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不断 我国邮轮产业“扬起风帆”

  邮轮产业受到市场高度关注。近日出台的《青岛市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提出,新建造邮轮补贴最高不超过1亿元;二手邮轮补贴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此前,上海国际邮轮母港已恢复常态化运营,而由中国船舶集团打造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将于今年年底交付。在政策助力下,我国邮轮产业将得到全面提振,并带动船舶制造、旅游及免税消费等领域发展。

  扶持邮轮产业发展

  青岛将围绕访问港客源、始发港客源、邮轮常态化运营等方面扶持邮轮产业。根据规定,在政策有效期内购买邮轮,且在青岛市区域内依法注册登记的企业,将青岛作为邮轮始发港,经营2年以上,且每年不少于50个航次,经审核达到要求后,按照出资额的5%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新建造邮轮补贴最高不超过1亿元;二手邮轮补贴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今年以来,多地出台政策措施,扶持邮轮产业做大做强。

  上海今年2月发布的《外高桥地区邮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形成产业体系完善、高端制造领先、消费资源汇聚的世界级邮轮产业集聚区。在加快邮轮产业市场主体集聚方面,将支持邮轮研发、设计、航运、总部企业落户;鼓励建设邮轮孵化机构。其中,对首次认定、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邮轮相关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机构,按上一年度研发费加计扣除额的10%,给予25万元至500万元一次性资助。

  提升装备技术水平

  邮轮游艇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对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邮轮游艇装备产业化、市场成熟度等方面仍有差距。

  为此,工信部等五部委去年8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邮轮游艇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国产大型邮轮建成交付,中型邮轮加快推进,小型邮轮实现批量建造,游艇产品系列多样规模化生产,旅游客船提档升级特色化发展。装备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品种品质品牌全面提升,能较好满足国内海洋及滨水旅游发展和部分国际市场需求。建立邮轮游艇本土配套及国际协作体系,形成专业化的配套供应链。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中国船舶集团通过对国际高端邮轮建造技术及运营体系“引进、消化、再吸收”,目前已掌握国产大邮轮的设计及建造核心技术。首艘大型邮轮已在外高桥内船坞起浮,预计今年年底前交付;另一艘大型邮轮预计2025年交付。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