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从获批到商业化经历了8个月,从商业化到停产也经历了8个月。这就是国内首款获批的新冠新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命运。
3月24日,港股上市公司腾盛博药发布2022年业绩公告及所得款项用途变更公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项为,公司决定结束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项目,并已停止生产工作以将资源重新转向核心项目。
3月27日收盘,腾盛博药股价为5.010港元/股,微跌0.40%。而时间线拉长来看,其相较于此前高点已经跌去约六成。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是腾盛博药与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三方于2020年3月成立合资公司腾盛华创。2021年12月,国家药监局(NMPA)应急批准腾盛华创的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注册申请,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40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其中,青少年适应症人群为附条件批准。
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设计思路是以结合细胞的病毒的S蛋白结构为靶标,阻断病毒与人体细胞结合。相较于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中和抗体的优势在于副作用小、药物相互作用 (DDI)少,适用人群更广,但劣势是难以应对病毒S蛋白突变,生产成本高,储存运输条件严格,注射给药患者依从性低等。
实际上,直到获批8个月后,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才在2022年7月开始商业化。时任腾盛博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首席执行官的罗永庆当时曾解释,时间主要花在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上。此外,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在国内通过华润、国药等药品流通公司向全国推广。
而在这期间,新冠病毒已经过多轮变异。2022年3月和2023年1月,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被先后纳入第九版、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但其中均提到,奥密克戎株感染病例已取代德尔塔株成为主要流行株,可能降低了一些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其中和作用。
此前,国外已有多款新冠中和抗体药物因有效性问题被限制使用,如2022年,美国食药监局(FDA)宣布限制再生元的REGEN-COV(casirivimab/ imdevimab)、礼来/君实的bamlanivimab/etesevimab双抗体疗法的紧急使用授权(EUA)。今年1月26日,FDA又宣布暂停阿斯利康长效中和抗体Evusheld的EUA。
本次公告显示,腾盛博雅决定结束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项目的原因包括,不断演变的新冠病毒趋势,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将于2023年5月结束新冠病毒的联邦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以及被拖延的CDMO(医药定制研发生产)现场监管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