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恒系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记者 梁相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次提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再次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厘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探寻应对之道非常重要。近期一些专家围绕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的讨论升温,其中核心问题落在如何看待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上级政府是否应该救助以及如何救助。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最近的一次论坛上谈到,“债务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对所有国家都适用的妙方。”因此,研究中国经济问题,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但不能完全照搬,要立足中国本身做文章。
疫情三年来,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进一步扩张,如何看待地方债及其风险问题?隐性债务风险几何?中央和省级是否应该救助?怎么救?如何分工?如何根治隐性债务?中国债务问题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
罗志恒的主要观点:
债务上升问题要放在财政整体运行角度来看
三方面因素对地方债攀升影响较大
目前来看我国债务结构整体合理 但有改进空间
隐性债务总体规模不小 “控增量 化存量”是下一步主要工作
宏观层面要避免隐性债务与财政金融风险的交织传递
微观层面关注城投平台到期偿债能力
地方政府应做好债务甄别区分
债务置换和问责应同时进行 避免道德风险
省级政府应主要承担地方债务的救助和治理工作
我国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债务上升问题要放在财政整体运行角度来看
三方面因素对地方债攀升影响较大
第一财经: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最近有关于中国债务问题的讨论还是很热烈的,我们看到这疫情三年来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债的规模确实是在进一步的扩大,怎么来看这个问题,它的风险有多大?
罗志恒:我认为债务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两个问题:其一是使用的支出结构和效率是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说你的支出结构和效率是比较高的,那么这种债务我们是欢迎的,并不会推升我们债务的风险。其二,我们要重视的,就是这种债务所形成的资产能否匹配上债务,以及这种资产所形成的现金流能不能够覆盖到期债务的问题。
债务的上升,还应该把它放在财政整体运行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债务它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支出的差额后,还要扣掉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也就是说政府收支差扣掉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后还有收支差,我就需要去举债。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三个因素在过去几年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攀升有很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