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商发展瓶颈:经销商管理多,赋能少

品牌商发展瓶颈:经销商管理多,赋能少

作者 | 高级研究员 海游

三年疫情,结结实实地给所有的快消品厂商做了一次体检,暴露出的问题也在“疫情封控放开”后,不断地显露出来。就品牌商带领经销商共同进步而言,在人口红利时代养成的“经销商管理多,赋能少”的习惯一直沿用至今,今天我们来聊聊,品牌商赋能经销商的意义是什么?需要哪些赋能?如何赋能?

品牌商赋能经销商的意义

就中小型品牌商而言,五年前,感觉销量在下滑,竞争处于弱势,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渠道促销政策,常见的形式有渠道搭赠(例如:百搭十、百搭五),进货返利(例如:在去年同期销量上增长百分之几,月度返利3%),消费者促销(例如:加大“再来一瓶”的投放力度),经销商压货激励(例如:给予仓库补贴、给予人员补贴)。

总之就一句话:牺牲利润换销量,牺牲品牌换市占率,没有花钱办不了的事情,如果花一次办不了,那就再来一次。

疫情过后,很多品牌商发现这一招的效果越来越差,钱花了,事远没有达到预期,有时候还适得其反,陷入死循环。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我和很多品牌商高管提出一个观点:市场出现问题,要有中医的思想,西医的手段。怎么理解呢?

中医讲究要有全局观,比如治疗某病吃的药可能引发肾脏能力降低,此时除了吃某病的药,还需要吃保护肾脏的药,要保障体内各个单元健康发展。西医比较专注,治疗某病就是某病,一心一意的攻克病灶,力度之大,见效之快。

返回来看花钱无效果的事情,对于品牌商而言这也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可能是运营,可能是产品,可能是渠道,也可能是经销商赋能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梳理,但今天我们只聊经销商赋能。那么从经销商赋能的角度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姆式”式的服务,让经销商折断发展的翅膀:朋友圈看到一幅图,有些刻薄,但是意思表达的确到位,分享给大家。

“保姆式”最早起源于通路精耕模型,品牌商认为自己的运营能力很强,其次也可以承担人海战的所有费用,与其劳心劳力的帮扶经销商成长,不如自己干,经销商就干好简单机械的配送工作即可,时间一久,经销商感觉也很舒服,不需要跑业务,售后也有厂家兜底,还能赚钱,于是开启了“自废武功”之路。

2、品牌商强硬的管理态度,给经销商画了一个圈

过去十几年,几乎所有的品牌商营销团队都很强势,产品在手,一切无忧,越是一线品牌,越是严重。提倡“管理”经销商,开会都在分享管理经验,动不动就换客户,威逼加利诱给经销商画了一个圈,告诉他,你只能在这个圈里活动,一切要跟着厂家走,出了错,厂家兜着,如果不按厂家指引操作,很快淘汰你。此时经销商也有钱赚,同时也发现这个舒适圈很不错,慢慢就不再出圈了,逐渐抹杀了市场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