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需求侧须多下功夫

  用电高峰和低谷的出现,本质上是用电行为高度一致的结果。电力需求侧管理,就是要通过分时电价、尖峰电价等市场化响应方式,合理引导大工业、一般工商业和居民用户的电力消费行为,避免高峰时段扎堆用电,缓解电力供需缺口,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迎峰度夏是场硬仗。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生产生活用电同步攀升。据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仍然偏紧。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要在合理保障支撑性电源和电网建设力度的同时,更大力度挖掘电力需求侧的潜力。

  电力是特殊商品,不易储存,做好迎峰度夏工作,核心就是保障电力供需两端实时平衡。煤电时代,面对用电需求波动较好平衡,电力需求大的时候,煤电机组可以调高功率,多烧煤;用电少的时候就调小功率,少烧煤。近年来,随着高比例“靠天吃饭”的新能源接入电网以及尖高峰时段电力需求刚性增长,叠加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等因素,电力供需平衡压力日益增加。

  单从今年迎峰度夏形势来看,一些地区电力保供压力并未缓解。电力供应方面,降水、风光资源等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降水持续偏少,导致今年初主要流域水库蓄水不足,水电生产能力持续下降。电力消费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外贸出口形势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增加了电力需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正常气候条件下,2023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左右。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南方、华东、华中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存在电力缺口。

  对于缺电,有人认为多建些发电厂就可以了。这个观点只说对了一部分,面对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我国确实在加快推进新增电源项目建设和输电网架补强工作,但仅从供给端发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方面,“双碳”目标下,上马过多火电厂会给将来实现碳中和目标带来更大的减碳包袱。新能源装机虽然增长迅速,但呈现“大装机、小电量”特点,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完善前,不足以担当保供主力;另一方面,就像不可能按照春运期间人员流动总数来设计铁路运能一样,我们也不能根据短时尖峰期的用电量来建设电源,这样做会产生大量低效投资,推高电力供应成本。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关注一下电力需求端。电力行业有句老话,叫“重发、轻供、不管用”,描述了过去我国对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管理重视程度。在这种路径依赖下,一说起电力保供就是向供给端施压,而电力需求侧潜力一直没能得到有效挖掘。实际上,对电力需求进行有序引导和调节,同样能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且更加经济和灵活。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