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通过江苏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将于12月1日起施行。这是苏州提出打造“智驾之城”后出台的首部智能车联网相关法规,也是继无锡之后,江苏省内第二部车联网地方性法规。
近年来,各省市围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率先立法,一系列行动计划、产业促进条例相继出台。多位专家表示,促进立法的行动只是对市场行为的引导,要通过制度激活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各地在制定产业法时应加强区域之间的互通联动。
一二线城市探路产业立法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从去年开始,地方政府围绕新兴产业的立法逐渐增加。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主要集聚城市之一,深圳早早酝酿为新兴产业立法。2022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公布,成为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条例》针对人工智能产品落地难问题明确提出,对于国家、地方尚未制定标准但符合国际先进产品标准或者规范的低风险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允许通过测试、试验、试点等方式开展先行先试。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圳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自主起草制定了一批具有全国首创性和引领性、体现改革创新和先行示范的地方性法规,为深圳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除《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外,深圳还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细胞基因产业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
2022年9月底,上海也宣布通过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省级地方法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这是上海继《上海市数据条例》后第二部数字经济领域的地方法规。
此前,产业立法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今年二、三线城市也在增加。11月6日,杭州《数字贸易促进条例(草案)》进入审议环节,该条例是全国首个针对数字贸易的地方性法规,围绕数字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可信交易环境、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数据跨境管理等做出规定。
此外,长三角还有两部新能源法规等待出台。据常州市政府消息,10月30日,常州市人大常委会对《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促进条例(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这部立法规格很高,开创了我市立法工作的多个‘第一’,目的就是推出一部高质量的法规,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常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许玲说。
近年来,常州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常州市新能源制造业领域产值增长19.9%,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三大新能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46.8%、8.5%、11.0%。1月至9月,常州市实现GDP约7006亿元,增长6.7%,增速位列苏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