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混声合唱《青春河海》。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春风伴随细雨,给南京城带来了一次降温;河海大学的河海会堂内,气氛却格外热烈。
“总书记详细地查看水库的水样,关注饮用水安全,向我询问水质情况,让我感觉到总书记心系百姓、心系民生的人民情怀。”一堂特殊的思政大课,正在河海会堂开讲。回到母校的广东省水文局工程师李兰茹以自己的亲历体会,与大家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考察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的现场情形。
河海大学2015届硕士毕业生、广东省水文局工程师李兰茹现场分享。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4月22日下午,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走进河海大学,围绕“精神之渠”“世纪工程”“国之重器”“大江大河”等篇章依次展开,邀请正能量榜样、央国企代表、媒体代表讲述超级水利工程背后的动人故事,与广大青年学子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河海大学是一座有着百年底蕴、充满光荣传统的高校,在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大国工程中都有河海人作出的突出贡献。”人民网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唐维红说,在以河海大学为代表的中国水利人身上,媒体人可以讲好开辟水利事业新局面的大国工匠、坚持水利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工程、推动水利事业历史性变革的拼搏奋斗这3个中国发展故事。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对于一方百姓,水是生存之本;对于一个国家,水是文明之源。在中国的版图上,山势连绵,水渠蜿蜒,一张超级水网正在加速构建。
“这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的现场照片,最小的建设者张买江才13岁,为什么这么小就上渠?”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常会平分享了“一条红旗渠,四代人传承”的故事,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上世纪60年代,带大家走进河南林县的太行山腰,见证近10万群众耗时近10年,用双手开凿出一条“人工天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深感染了现场的师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