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超预期降准 时机选择背后有何政策意图?

  中国网财经3月18日讯(记者 李春晖)周五(17日)傍晚的平静被一则消息打破:央行宣布将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这让很多分析人士直呼“超出预期”。因为就在两天前,央行连续第四个月加量续作了MLF,已经补充了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市场普遍认为短期内降准降息的概率下降、迫切性不高。

  “从过往的经验看,当经济好的时候,如果金融机构存在中长期负债和流动性缺口,央行会选择MLF来满足市场的资金需求;相反,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如果金融机构存在中长期负债和流动性缺口,央行就会通过降准来满足。”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

  本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经济数据,1-2月份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全线向好,房地产相关的开发投资和房价数据也是捷报频传。

  在各项数据均好转的情况下,央行打出了MLF加量续作和降准的组合拳,其时机选择和政策意图就值得去探究。

  释放稳增长积极信号 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

  “在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的情况下降准,表明(降准)不只是向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这一功能。”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首先,回顾下3月3日央行行长易纲在“权威部门话开局”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他说,过去五年我国通过14次降准,把平均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近15%降到了不到8%,“不像过去那么高了”,但是“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紧接着,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好降准、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此次降准充分贯彻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政策任务。”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降准可以促使金融机构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今年前两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向好走势,但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稳固。“适时采取降准措施,对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将发挥积极作用。”

  可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此次超预期降准的政策目标之一。同时,降准还有利于“稳预期”。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在此时宣布降准,除了向银行系统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之外,还因为国内经济处于恢复阶段,政策适度靠前发力。“央行降准释放稳增长积极信号,有助于增强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的乐观预期。”他表示。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