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尚希: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根本在于要厘清对它们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浪花聚成浪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它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被概括为“5678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各地陆续公布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对国企民企的平等对待。

谈论民营企业的重要性,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什么?怎样才是真正平等对待国企、民企?

“当前怎么强调民营企业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它们是事关民生共富和国家竞争力,事关全局、事关整个中国发展的基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近日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道。

刘尚希指出,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其根本在于要厘清对它们的认识,“民营企业的问题看起来好像是政策问题、营商环境问题,根子在认识上。”

此外,刘尚希强调,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在法治上要加强。要对部门政策的合法性进行一致性评估,符合法律要求的要保留,不符合法律要求的,仅仅从部门的角度做出的一些所谓强监管,就应取消,只有法治才能给人们稳定的预期。

澎湃新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两个毫不动摇”,有何特别意义?

刘尚希:从当下来讲,主要是经济存在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不稳”三重压力,三重压力其实更多表现在民营企业身上。三重压力中的预期不稳是全方位的,突出表现在民营企业上。

民营企业为我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民营企业的预期对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

尤其是从全球创新竞争力来看,我国能在世界上入围的创新型企业都是民企。民企影响的不仅是经济增长,还从根本上影响就业民生,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全方位的,而且这无法由国企的发展来替代,否则,就无须改革开放和搞市场经济。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如何让民企预期有根本性的改善,这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续和发展活力这个大局,事关2023年以及以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关系到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以及国家经济安全、产业链安全。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当前怎么强调民营企业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它们是事关全局、事关整个中国发展的基础。

中央一直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讲,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对民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保障。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