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经济达到预期的难度较大

  非洲开发银行去年发布的《2023年非洲经济展望》曾预测,非洲经济将在动荡中保持韧性,乐观预计2023年GDP增速将达到4%。如今半年之期已过,非洲上半年经济数据仍未出炉,但各方对于非洲经济走势的看法已出现分歧。悲观者认为,受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实现预期经济增速难度较大。乐观者则看好非洲国家的经济韧性,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非洲依旧有望凭借强劲的内需市场以及产业转型红利实现较好发展。

  悲观者的判断依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通货膨胀高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展望》显示,该地区通胀率达到“数十年未见的水平”,一半以上国家通胀率超过10%。截至2023年5月,尼日利亚通胀率达到22.3%,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埃及、埃塞俄比亚的通胀率分别为23.5%、31%和32.7%。通胀对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生产生活成本增加、收入差距拉大、投资减少、汇率压力增大等。

  其次,债务危机延宕。较高的通胀水平叠加较低的经济增速,又逢美联储加息、美元出现较大幅度升值,资本大规模回流至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导致非洲国家货币贬值,以及部分国家陷入系统性债务困境。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撒哈拉以南非洲几乎一半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或处于债务困境高风险中,加纳、赞比亚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频频成为国际焦点。同时,美西方不负责任地将非洲国家债务负担“甩锅”中国,炒作“中国债务陷阱”。然而,统计数据使美谣言不攻自破。其中,加纳外债中涉华官方双边贷款仅占不到6%;赞比亚债务结构中,中国贷款仅占三分之一。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49个有数据可查的非洲债务国家美元外债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持有债务占比约为四分之三。

  再次,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导致的需求端持续削弱,2022年8月至2023年2月,国际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下跌28.2%。其中能源大宗商品领跌,跌幅达到46.4%。期货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原油价格同比呈现下跌态势。这一情况对尼日利亚、南非等大宗商品出口国不利,而两国GDP占据撒哈拉以南非洲GDP的近50%。

  最后,地缘政治割裂。国家贸易壁垒持续增加,俄乌冲突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为应对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一些国家实施粮食、化肥出口禁令,影响部分非洲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欧盟发布《碳边境调节机制》对非绿色进口产品征收碳边境调节税,给非洲国家与欧洲的贸易带来了不利影响。上述举措还限制了劳动力、货物和资本的跨境流动,加剧了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部分非洲国家经济不稳定性。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