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鏖战 星辰相伴——记中建一局乌梁素海生态修复项目历程

  中国网财经7月17日讯(记者 李春晖)黄河九曲,唯富一套。百年前,冲积出河套平原的黄河水改道,在“几字湾”顶部留下了一个河迹湖。因此地盛产红柳,得名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也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防凌防汛、水质净化的重要功能,有着“塞外明珠”的美誉。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当地无序采矿,遗留了大量露天废弃矿坑,水土流失严重。每逢雨季或汛期,乌拉山、白云常合山、渣尔泰山大量的砂石、腐殖质随洪水进入乌梁素海,对水质造成污染;流域内草原沙化日益严重,对京津冀风沙源治理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19年5月,中建一局项目团队开赴乌梁素海流域。他们深入沙漠、荒原、矿坑、海堤,他们修山、扩林、护草、固沙,从过去单纯的“治湖泊”转变为系统的“治流域”。与风沙鏖战,和星辰相伴。经过几年治理,如今,乌梁素海这颗“塞外明珠”再次恢复光彩,焕发出勃勃生机。


  乌梁素海远景(中建一局供图)

  生态修复系统论的生动实践

  生态治理不能“单兵作战”。要解决湖的问题,功夫应下在湖外。

  中建一局采取系统性方案,从过去“治理一个湖”转变为“治理一个流域”,围绕矿山、湖水、林草、农田、湿地等生态要素,开展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乌梁素海生态修复项目2019年5月开工,治理流域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包含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乌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乌梁素海堤路修筑、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污染综合治理等5种业态、9个子工程。

  该工程施工难度大、治理种类多、施工环境恶劣。“内容多,面域大,涉及生态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 微生物学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影响因素多。”乌梁素海项目东区技术总工庞东喆表示。

  能承担这样复杂的工程,得益于中建一局的全产业链优势。中建一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支建筑“国家队”。70年来,一局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

  经过项目团队四年来的辛苦鏖战,乌梁素海水质由劣Ⅴ类提高到整体Ⅳ类,水体由轻度富营养状态改善为中营养状态。原本乌梁素海流域内鸟类只有两百多只,如今变为两百多种,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