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红色的活动花车缓缓行驶在人群中,花车上五名身着古代服饰的孩子在一处并不算宽敞的圆形台子上和围观民众互动,花车两侧人头攒动,人们不时鼓掌喝彩,忽然间风云突变,花车撑杆断裂,顶部的圆形高台瞬间倾翻,五名表演的孩子在人们的惊呼声中从花车上跌落……
这一幕令人揪心的场景发生在元宵节的前一天,2月4日,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斗门街道荆寺村在耍社火“闹元宵”时突发意外事故,因花车撑杆断裂,导致五名孩子不幸掉落。2月6日,斗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事故属实,并表示五名孩子均已留院观察,身体状况平稳。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当地社火活动也被叫停。
近年来,传统民俗活动中出现事故的情况偶有发生,此次事故因涉及多名儿童,备受关注,网友们纷纷质疑,这类民俗活动为何“非孩子上不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事故应引起多方警醒,任何传统民俗活动都不能逾越法律红线,对于一些极易出现风险隐患的民俗活动,应考虑出台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
“社火娃”出圈引发安全忧虑
随着疫情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这个正月里,沉寂了几年的乡村社火活动重启,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各地社火活动视频不断,频频“出圈”。
“社火”是中国民间古老的祈求五谷丰登祭祀土地的盛大狂欢和年节庆典活动,包括锣鼓、芯子、高跷、竹马、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多种形式。伴随各类社火表演视频,参与演出的各路“社火娃”们也因呆萌可爱、扮相有趣引起全网围观。
在称赞萌娃们可爱、勇敢的同时,孩子们在表演中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也同样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在一段2月5日甘肃兰州的社火表演视频中,三名儿童分别扮演观音和两名童子,被一根长木棍托举在半空中。表演期间,三名儿童均在半空中睡着,身子随着下方花车的行驶随意摆动。
不少网友表示,孩子不像大人,在表演中的自控力和协调性等难以控制,极易出现在高空中睡觉、打闹的情况,危险系数过高。
无独有偶,2月6日,河南嵩县,一名身着戏服的表演者脚踩高跷,帽子上方延伸出的一根细棍上顶着一个只有两岁左右的萌娃,孩子的身体伴随着踩高跷者的步伐不时左右晃动,眼睛好奇地环顾四周……
不少看过视频的网友都为孩子“捏一把汗”,表演者加上高跷已有几米高,孩子还被木棍高举,如果跌落,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嵩县文化馆馆长回应称,该项目是上千年传承下来的老传统——“旧县背装”,现场有专门保护孩子安全的工作人员,孩子也都是随机抽选的,被选中孩子的家长因为孩子能参与表演,觉得非常荣幸,非常愿意让孩子来参加这项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