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央行人”易纲留任央行行长

“老央行人”易纲留任央行行长

3月12日上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经投票表决,现任央行行长易纲再次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在3月3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易纲的发言备受关注。当天的发布会阵容强大,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刘国强一同亮相,共话“开局”。这让该场发布会备受媒体和市场关注,距离发布会开始前一个小时,参加会议的记者们就已陆续抵达会场。

而在5年前,2018年3月19日上午,易纲在人民大会堂走廊上被中外记者团团围住,是他以央行行长身份首次亮相媒体。

回顾5年多时间,面对日渐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易纲传递给公众的形象依旧是胸有成竹、智慧敏锐。“当前金融工作主要是三句话,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和开放;打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攻坚战,保持金融稳定。”易纲在2018年履新后首次发表公开讲话时提到的“三句话”,成为他成为央行掌舵者以来的工作重点。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复苏重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关键时期,易纲留任央行行长,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弱;更好地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统筹推进央行分支机构改革工作,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扩大和深化金融业双向开放。

稳定市场预期

公开资料显示,易纲1958年生于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易纲担任人民银行行长之前,阅历颇为丰富。1994年,作为海归教授,易纲和林毅夫、海闻等联手创办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7年,易纲加入中国人民银行,此后历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司长,行长助理等职务;2007年起,升任央行副行长,开始主管货币政策,2009年至2015年,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易纲担任了稳定市场预期发言人的角色,他多次在重大场合发言中反复强调:“货币政策稳字当头”,“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经济韧性一定会不断加强”。

特别是疫情以来,在发达国家接连推出超常规货币政策后,我国货币政策并未盲目跟随,而是更加注重“以我为主”。

在市场看来,疫情期间的货币政策最成功的方面就是响应及时、总量合理,用比较小的代价获得了经济稳定的目标。而对于我国为应对疫情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表示了肯定。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