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走出去” 公募助力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作者:王彭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蹄疾步稳,从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到支持外资机构来华展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成果遍地开花。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再次强调“助力推进高水平开放”。

多位机构人士认为,伴随“引进来”与“走出去”政策措施并举,内、外资机构将会相互借鉴,形成良性竞争。在外资带来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本土公募基金也将积极探索“走出去”道路,进行全球化投资,努力成为具有全球资产配置能力的国际一流投资机构,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海外资管巨头纷纷落子中国市场

《意见》提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境内设立机构。

近年来,伴随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海外知名资管巨头纷纷落子中国市场,并且逐步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场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共有9家,包括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安联基金,以及通过股权变更转为纯外资公募的摩根基金、宏利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

自2017年1月富达利泰成为首家在中国登记的外资私募以来,一批海外知名机构相继获得资质并开展私募业务。今年3月18日,全球私募巨头汉领资本旗下的全资私募子公司——汉领(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完成登记,成为第209家存续中的外资私募。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管理规模在50亿元至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的外资私募分别有11家和9家。

不少外资人士表示,其已做好长期扎根中国市场的准备。

“作为全球经济大国,中国资本市场的体量不容忽视。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是目前联博在全球市场投资最大的一笔新生业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布局。”联博基金总经理钱峰称。

施罗德基金总经理张兰表示,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公募基金正加速进军中国,深度参与市场运作。对于外资机构而言,中国公募市场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宏利投资管理相关人士表示,宏利在中国拥有深厚的根基、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我们注重发挥本地市场知识和人才的力量,同时在必要时利用全球投资能力和实践,把握机遇。”

本土机构积极探索“走出去”

《意见》提出,有序推进“基金互认”“ETF互挂”“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互联互通业务试点,研究探索推进跨境经纪业务试点。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