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头央企迎来估值修复,沪市央企近5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23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央企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承担着引领产业革新、支持国家战略、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沪市上市央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形成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上交所作为支持国企央企改革创新的主阵地,也集聚了一大批扎实推进科技创新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数据显示,近五年来(2017-2021),沪市央企累计研发投入达1.23万亿元,年均研发投入24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86%。

在产业链方面,沪市央企也在一些战略领域积极布局“卡脖子”技术,填补科技空白。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近年来,沪市上市央企“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持续凸显。当前,沪市央企共265家,市值合计超22万亿元,在沪市中占比超过四成。以2021年年报数据统计,沪市央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5万亿元,沪市央企的营收和利润占比达沪市上市公司营收和利润总额约54%和61%。从平均数看,沪市央企的平均营收规模达965亿元,体量和盈利规模明显占优。

在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下,沪市央企在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产业发展向高端迈进。中国石油、中国建筑、中国中车、中国中铁等企业最近五年研发投入均突破100亿元。科创板央企研发投入占比平均超9%,研发人员占比平均超20%,充分彰显了硬科技实力。

比如在新材料领域,新材料是工业发展的突破点,碳纤维更因其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和碳材料特征,2022年10月,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并生产出合格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大丝束碳纤维技术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关键装备国产化,破除了我国碳纤维生产和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自主可控。

不少央企在受访时表示,中央企业发挥着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作用。中国铁建表示,央企应坚持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系统布局,重点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产业高新技术等领域进行攻关,突破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前沿性、全局性关键核心技术,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问题。

激励机制助力转型升级

在积极利用创新引领产业变革、打造“国之重器”的同时,沪市央企也积极利用创新带来的机遇,助力转型升级。

科创板是战略新兴产业央企的聚集地,也是不同领域科技创新的领导者。如华润微依托核心技术,在功率半导体行业多项产品性能和工艺居于国内领先。铁建重工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研制了多项全球首台、国内第一的“国之重器”,推动了以掘进机为代表的高端工程装备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批量出口的跨越发展。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