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虚增土地出让收入,某省摸底“地方国企拿地缴纳土地出让金化债”

划重点:

  • 12022年房地产市场疲软,地方国企尤其地方城投拿地托市的情况明显增加,但存在虚增卖地收入的嫌疑,相应通过该类资金化债的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化债。
  • 2地方化债举措主要有安排财政资金偿还,出让政府股权以及经营性国有资产权益偿还,利用项目结转资金、经营收入偿还,合规转化为企业经营性债务,通过借新还旧、展期方式偿还等。
  • 3从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情况看,有部分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使用,约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的15%左右,去年虽然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但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影响是可控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上海报道记者从多位地方投融资人士处了解到,近期某省正对“地方国企拿地缴纳土地出让金化债”的情况进行摸底。具体而言,首先将化债资金来源进行穿透,关注土地出让金是否来源地方国企拿地资金。其次,关注该国企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来源以及购置土地用于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

其背景在于,2022年房地产市场疲软,地方国企尤其地方城投拿地托市的情况明显增加,一方面可以托底土地市场,另一方面可做大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但存在虚增卖地收入的嫌疑。如果地方国企尤其城投购置的土地长期不开工或者没有使用目的,那么可能就会被认定为虚增,相应通过该类资金化债的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化债。

如何摸底?

2018年10月,监管部门已完成了隐性债务的摸底统计。对于隐性债务的处理,监管提出两大方向:一方面坚决遏制增量,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化解存量。诸多地方公布了隐性债务化解方案,大多要求在5—10年间将隐性债务化解完毕。

据记者了解,地方化债举措主要有安排财政资金偿还,出让政府股权以及经营性国有资产权益偿还,利用项目结转资金、经营收入偿还,合规转化为企业经营性债务,通过借新还旧、展期方式偿还等。近年来,通过财政资金化解隐性债务的案例增加。

记者获得的样表显示,前述省份摸底过程中,首先需关注各类化债资金的情况,如果是财政资金,需区分来自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还是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如来自政府性基金预算,则需关注是否是土地出让收入,并关注土地出让收入缴款单位及缴款单位是否为地方国企以及对应的土地信息等。

据广发固收统计,2022年全口径土地出让金5.55万亿(根据土拍情况、拿地企业数据整理),同比下降26%。其中2022年住宅用地城投拿地金额2.24万亿,占比高达54%。分季度看,2022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城投拿地占比逐步上升,四个季度分别为43%、45%、51%、65%。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