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访间】赵锡军解读民营经济25条:“一视同仁”才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

  经济态势如何?行业前景咋样?政策风向是什么?中国网财经特别策划《财访间》栏目,专访权威专家、学者、企业家,用宏观数据描绘经济脉络,从细微之处透析发展机遇。

  中国网财经12月1日讯(记者 畅帅帅)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以下简称“支持民营经济25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接受中国网财经专访时表示:“要从更广泛、更系统的角度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觉得还需要解决思维惯性的问题。所有政策举措出台不能说只针对这类企业、针对那类企业,而是所有的市场主体都‘一视同仁’,这个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网财经:在您看来,“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中有哪些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赵锡军:新的“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它汇总了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一些综合性的政策措施,都放到一起来了。

  具体的政策措施方面,《通知》表述更加的明确,提出量化的要求。比如说在信贷资源投入方面,《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同时,关于债券市场、股权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有外汇便利化等方面也有一些相对明确的提法,以及改革和创新的地方。

  中国网财经:围绕金融开放,《通知》一定程度上放宽了跨境投融资的使用门槛,对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均有所放开。您怎么看这部分内容?以及您怎么看金融开放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

  赵锡军:《通知》专门提到了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实际上核心的就是两条,第一条是经常账户下的收支的便利化,主要是对民营企业的进出口这一块。第二个方面是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政策。

  关于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政策,实际上在几个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比如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以及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已经有推出各种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政策。“支持民营经济25条”把这些政策进一步地综合和提炼优化,让它不仅仅是在一些自贸区等区域来实施,更扩大它的范围。从这个角度来讲,“支持民营经济25条”将有力支持整个全国范围内的民营企业跨境投融资的开展。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