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海底捞发布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3亿元。”
怎么解读呢?
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6862.HK)净亏损2.67亿元。也就是说,2022年下半年,海底捞实现净利润约16亿元,扣除回购票据的一次性收益,海底捞全年净利润也将达到10亿元左右,成功扭亏为盈,且远超市场预期。
受此利好刺激,海底捞盘中涨超20%,一扫此前阴霾!
那么问题来了,扭亏为盈的背后,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基本面的彻底好转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时间回溯至2021年。
2021年6月,在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对外回应:
“我对趋势判断错了,去年(2020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映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同年11月,海底捞官方发布消息:
“决定在2021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
至此,海底捞“关店求生”。与此同时,海底捞的业绩也迅速恶化。
2021年,海底捞营业收入411.1亿元,同比增长43.68%,但是,同期净利润却为-41.63亿元,录得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且亏损金额相当于此前三年之和。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营业收入167.6亿元,同比下降16.57%;净亏损2.67亿元,亏损仍在继续。
重点说说翻台率。
2020年之前,海底捞的整体翻台率在5次左右,但是,2020年和2021年,这个数字分别只有3.3次和3次。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的整体翻台率更是下降至2.9次/天。
尽管说,导致海底捞经营数据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疫情,但是,也不能忽视海底捞在困境中暴露出的问题。比如说,激进的新店扩张带来营业成本的快速增加;比如说,消费者对海底捞的服务满意度下滑;再比如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火锅市场,海底捞客单价下滑以及“第二品牌”发展不及预期。
一句话,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海底捞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在基本面恶化的背景下,海底捞的股价也经历了一轮“腰斩再腰斩,腰斩后再再腰斩”极端困难的境地。2021年2月,海底捞股价85.779港元/股;到2022年3月,海底捞的股价下跌至10港元/股,跌幅近90%。
不过如今,股价的拐点已经出现。
2022年年底,海底捞的股价在22港元/股左右,较底部反弹超过100%;截至2023年2月24日,虽然有所回调但仍然保持在20港元附近。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公司股价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