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延续了13年的国家补贴正式退场,新能源汽车厂商正在经历一段阵痛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在1月的产销分别完成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同比分别也下降6.9%和6.3%。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商,宁德时代同样遭遇重创。数据显示,1月宁德时代装车量7.17GWh,环比大降近60%,同比下降11.8%,市占率44.41%,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
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则紧追其后,装车量达到5.51GWh,并将单月市占率提升至34.12%,超过去年全年市占率逾10个百分点。比亚迪电池自用比例高达94.4%,这一点有力地保证了比亚迪电池在市场转弱时的装车量。
从去年两倍的装车量领先到今年1月差距不足2GWh,宁德时代感受到了比亚迪巨大的威胁。数据公布几天后,宁德时代便向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发起了价格战。
据悉,这项“锂矿返利”计划只面向理想、蔚来、华为、极氪汽车等多家战略客户,核心条款是: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结算,与此同时,签署这项合作的车企需要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承诺给宁德时代。
锂矿返利
事实上,宁德时代急于捆绑核心客户不单单是因为比亚迪的威胁,更大的原因在于买卖双方形势已经扭转,现在已经到了买方市场。
去年11月,碳酸锂价格一度突破60万元/吨,随后价格逐步回落,12月价格跌势进一步加剧,1月份直接跌破50万元/吨。据上海有色网最新报价显示,2月21日,电池级碳酸锂跌5000元报41.75万元/吨,创逾一年新低。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在1月8日发文表示,前期大量的电池投资和上游矿产投资带来的供给充足,加之上游预期的调低,有利于降低资源价格。
现实中过剩的情况可能比想象中要严重的多。根据行业机构普遍乐观估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大约在1000到1200GWh。但目前包括电池厂、整车厂与其它跨界企业对外公布的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是预计需要产能的4倍多。上游的锂电原料同样如此。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主要锂电池材料到 2025 年的产能规划已全部过剩。
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消费者汹涌的时候感觉并不强烈,但在国家补贴退场之后,新能源汽车1月销量直接腰斩,导致这一问题愈加显现。
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10年以后,中国向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放补贴,在电池工厂的选址等方面也提供优惠,电池产业加快扩大。《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视为国家的战略性竞争产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从五粮液、直播电商到教育培训、珠宝首饰,上市公司布局新能源赛道的消息层出不穷,不断掀起新能源投资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