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2 月 14 日消息,苹果公司目前正寻求实现生产的多元化,增加印度的iPhone产量,但是这一努力遇到了绊脚石。
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一直在从美国加州和中国向印度南部的工厂派遣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以培训当地人并协助建立生产。苹果的印度制造业务才刚刚起步,该公司正仿效其 20 年前在中国制定的蓝图,按照早该实施的多元化战略在印度建立制造业务。苹果工程师和设计师经常花费数周或数月的时间在工厂监督生产。
尽管苹果自 2017 年以来一直在印度生产低端 iPhone,但去年 9 月才实现了一个重要里程碑,几乎快要同步与中国生产旗舰机。去年,在中国生产的旗舰版iPhone 14上市几周后,印度供应商也开始生产这款手机。以前,几乎所有 iPhone 和其他苹果硬件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然而,苹果最近几个月的经历表明,它在印度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良率差
印度企业集团塔塔是苹果的供应商之一,它在霍苏尔经营着一家手机外壳工厂。知情人士透露,在该工厂,每两个从生产线上下来的组件中,只有大约一个质量足够好到可以送到苹果组装商富士康那里。
和苹果的零缺陷目标相比,这 50% 的“良率”难以达标。两名曾在苹果海外业务工作的人士表示,该工厂正在计划提高熟练程度,但是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贝恩咨询公司顾问王珏 (Jue Wang,音译) 表示,苹果正处于向印度扩张的起步阶段。“我们讨论的不是郑州工厂的规模,每个人都承认印度工厂效率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一幕正在上演。”她表示。郑州工厂是中国的一个工厂中心,有“iPhone 城”之称,雇佣了大约 30 万名工人。
缺乏紧迫感
在中国,供应商和政府官员采取了“不惜一切代价”的方式来赢得 iPhone 订单。前苹果员工举例称:他们曾经估计某项任务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完成,但第二天早上来上班时,却发现任务已经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完成了。
相比之下,一名了解印度运营情况的苹果前工程师表示,苹果在印度的业务并没有以这样的速度运行:“就是缺乏紧迫感。”
一位参与苹果运营的人士称,苹果向印度扩张的进程缓慢,部分原因是物流、关税和基础设施。这位人士表示,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苹果在东南亚的多元化发展更为顺利。该协定是 10 个区域性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
电子代工行业咨询公司 Venture Outsource 的总裁马克?泽特 (Mark Zetter) 表示,这种惰性多年来一直是一个问题。5 年前,泽特为印度智库 Gateway House 做研究时发现,印度代工制造商经常声称他们可以满足电子产品客户的“任何需求”。但实际上,他们“在协议签署后,对客户的担忧反应迟缓”,在应对变化时“缺乏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