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奖被提前预定了。"
"这是人类文明的大进化!"
"整个世界都会被颠覆!"
昨天,一枚物理学界的核弹爆了,"室温超导"四个字,轰炸了微信群和各大网站的热门。
这么说吧,就连前几天还在发沙雕图的群友,昨天也一个个化身成了科学家,描绘着被超导重塑的未来。
而按照 A 股的惯例,随着消息的疯传,新闻也很快进化到了笑话阶段。
反正一时间,整个世界好像就只有我没学过“前沿物理”一样。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昨天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的论文谈起。
简单来说,就是来自罗彻斯特大学的Ranga Dias团队,声称整出来一种新材料。
这玩意加压到 1 万个标准大气压,再将温度降至 21 摄氏度以下的室温环境下,就会出现超导现象。
为了吃瓜吃出严谨,吃出风采,差评君第一时间联系了中科院物理所罗老师和相关学术人士,对超导的那些事儿,也终于有了些了解。
首先就是大伙们的沸腾,原来真是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在学术界,人们实在是太想要一个真正好用的超导材料了。。
首先先给一脸懵逼的差友们说说什么是“超导”,它其实是超级导电体的简称,是某一种材料在特殊的条件(一般是低温高压)下,呈现零电阻、抗磁性的超导状态。
电流来自定向移动的电子,只要给电子移动建立“特别通道”,就能实现零电阻。
而零电阻、抗磁性这两个特性,就给超导材料带来了不少"超能力"。
第一个就是“能省电”,而且不是一般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