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骑手月收入5000元普遍超过主播,体现职业收入分配公平性

  12月5日,有媒体报道称参演过热剧《狂飙》的某演员转型做主播后月入不足三千元,这种收入的反差,再次引发“九成主播收入不如外卖员”的网络热议。

  两个职业群体收入结构的比较,背后反映出的是社会公众对于确定性收入的关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认为,在收入结构上头部主播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传播量和范围越大收益越大;从平均值来看,主播的月平均工资水平要比外卖骑手低6.8%,后者体现出收入分配公平性和多劳多得的特点,对大部分普通劳动者而言更友好。

  “九成主播收入不如外卖员”的热点话题,来自两份报告的对比。

  此前,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对外发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资保障研究》中显示,全国外卖员的工资平均约为5000元。在今年5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在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中,月收入5000元以下占比95.2%。

  而张成刚团队最近完成的基于某直辖市劳动力调查数据的研究,也再次印证了这种对比——在该直辖市劳动力市场中,网络直播(如直播带货、才艺展示赚取打赏费等)的平均月收入是6709.3元,低于物流服务(如送外卖、快递、货运、跑腿、代办)的7164.2元。这意味着,主播的月平均工资水平比外卖骑手的月平均工资水平低6.8%。

  同时,两者在收入结构上也呈现较大差异:主播收入的头部效应明显,其线上作品可以趋近零成本复制传播,传播量和范围越大则收益越大,但在行业收入结构上呈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但外卖骑手收入普遍分布在5000元左右区间,骑手间的工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自身工作量和工作经验有关,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更能体现工作的公平性。

  张成刚表示,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也具有“过渡性就业”的属性,如很多劳动者将骑手作为创业或失业的过渡,或者是企业效益不好短期内从事一段时间,经过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后就转移到了其他传统正规岗位。这种兼具稳定性和弹性的选择,恰恰是新就业形态作为“就业蓄水池”所具备的兜底效应。

  此外,对于当下年轻人就业观念的转变和青年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张成刚则认为新就业形态上限已经逐渐显现,“新就业形态的规模不会增加太大,它目前发挥的作用在未来还会继续发挥,比如解决劳动者短期过渡性就业,但不可能解决大部分人群的就业,这就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