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康复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及重点企业情况

康复机器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端康复医疗技术,是机器人技术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它被认为是特殊环境下的“可穿戴设备”,具备助残行走、康复治疗、减轻劳动强度等功能,旨在帮助残疾患者重新恢复运动功能,带来回归社会的希望。

康复机器人目前主要适用于脑卒中、脑部损伤、脊柱损伤、神经性损伤、肌肉损伤和骨科疾病等原因造成的上肢或下肢运动功能障碍,通过帮助患者对大脑运动神经进行重塑,恢复大脑对上肢运动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外骨骼机器人是目前市场占比最高的康复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肌肉运动和神经反应的刺激、全局康复训练、脑机接口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康复和肌肉萎缩康复等。它可以通过手臂和腿部的机械臂,帮助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肌肉均衡恢复、肢体关节的活动等,让患者恢复更快。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版康复机器人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分析

康复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结构

在上游环节,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供应商。硬件供应商提供康复机器人所需的各类硬件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这些部件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康复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软件供应商则提供控制系统、算法等软件产品,确保康复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迹和速度进行运动,实现精准的康复训练。

中游环节主要是康复机器人的生产商。这些生产商将上游供应商提供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康复机器人。生产商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康复机器人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类型的康复机器人,如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助行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它们分别针对不同的康复需求进行设计和优化。

下游环节则主要是康复机构和个人消费者。康复机构包括医院、养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它们是康复机器人的主要购买者。随着康复需求的增加,康复机构对康复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个人消费者则主要是一些需要在家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或老年人,他们购买康复机器人主要是为了方便日常康复训练和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

康复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自2017年起步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1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20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康复机器人在医疗治疗、康复训练和老年护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