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自然资源部22日表示,我国全面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有关监管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不低于31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0%以上,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生态保护红线主要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区域。
在具体划定过程中,坚持“应划尽划”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极脆弱区识别出来,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不预设指标比例,有的省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50%,通过划定红线,明确了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作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为此,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作出了要求。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提升动态监测预警能力,促进部门联动协同,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显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2021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9.8万亿元,较2010年增加7.5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5.9%。根据对2022-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进行估算,发现未来我国节能环保市场发展仍具有较大空间,202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15万亿元。
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市场前瞻
2023年一季度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较2022年一季度增长约5.4%,增速明显回升,且高于同期GDP增速,为经济平稳增长做出了贡献。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企业对未来发展形势持乐观态度:49.2%的企业预计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长,其中13.5%的企业预期营收增幅在20%以上;54%的企业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增长,其中17.7%的企业预期营收增幅在20%以上。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内需求不足制约明显,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生态环保产业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