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如何?
回顾上半年经济走势,中国经济在经历一季度整体超预期表现下,二季度恢复速度有所减缓。
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方面,消费和投资一直是两个重要的引擎。众所周知,消费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事实上,进入2023年,中国经济活动持续恢复,各行业均呈现不同程度复苏,但在经历第一季度的可喜复苏后,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承压态势明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高于市场统计上普遍4%的预期。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中国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6%,较1月的4.3%上调了1.3个百分点。
不过,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进入第二季度,我国部分经济指标未能维持此前的增长态势。
先来关注外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从数据看,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我国外贸增速明显放缓。
面对外界对于中国外贸增速放缓的担忧,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认为,同比看起来虽然走得“慢”了一点,但环比是在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而贸易放缓是各个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上半年,在国际需求大幅放缓的背景下,我国进口规模、出口规模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中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中国依然是全球贸易的稳定器,从我们监测的前五个月的数据来看,比如说像日本,它的出口是同比下降了6.4%;像韩国,它的出口下降是13.4%。中国的外贸是实现一个正增长的,对世界贸易的增长的贡献度也是进一步得到提升的。
上半年我国外贸不仅稳住了规模,还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快速成长,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中坚力量。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为代表的新商品,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经济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我国出口价格指数自2022年以来持续高于同期进口价格指数,今年5月,出口及进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5.3和95,相差超过10个百分点,是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