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肠道中,在进入口中后,需要通过胃部和小肠才能到达肠道。所以,只有加入高活菌,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到达肠道的活菌数量。2005年,国家食药监局颁布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评审规定(试行)》,其中规定:“活菌”健康产品在有效期内,活菌数量不能低于10^6CFU/毫升(g)。即,必须要有超过100万CFU/mL(g)的活菌量,才算是合格的。
近两年,在特殊情况催化下,中国居民更加关注自身和家庭成员的健康,也加速了他们对营养保健类产品的认知及重视。其中,益生菌因改善胃肠道等功效,成为了人们追求健康的“新宠”。数据显示,中国益生菌市场平均年增速约为15%。面对千亿级市场,伊利、蒙牛等巨头公司相继推出自有益生菌品牌,专注于食用益生菌研发的一家生物公司则成功上市,成为益生菌第一股。
中国益生菌酸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益生菌行业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益生菌产业链可以上游为饲料添加剂名录、可食用菌种名录、婴幼儿食品可添加名录、药用益生菌等,中游为制作活菌种、发酵原液、益生菌制剂(胶囊、颗粒)、菌粉等;下游产业为益生菌食品、膳食补充剂及药品和原料。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益生菌产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高速发展期部分企业出现野蛮生长态势,存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2022年中国益生菌行业发布多项团体标准,在国标空窗期对行业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中国的益生菌产业开发落后欧洲、日本等地区约15-30年,正式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但进入21世纪后,国内益生菌市场呈现奋起直追的态势。
国内益生菌原料占比最大为美国杜邦(50%)与丹麦科汉森(35%)两家公司,约占国内整体原料市场85%,其余厂商约15%。国内厂商中,年产能及产值在千万规模以上的公司主要有江苏微康生物、北京科拓恒通、河北一然生物、上海润盈生物四家公司。益生菌膳食补充剂方面,我国市场依旧主要由外资品牌占领,大量外资品牌选择避开需要“蓝帽”申请的药店渠道进入电商国际平台进行销售。
根据中研普华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益生菌酸奶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