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9日,柴发合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第一次主任办公会上作汇报。受访者供图
最近,北京炎夏晴空万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却注意到,臭氧指标达到重污染。
年近七旬,本是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时光,但柴发合闲不住。在同事眼中,他比退休前还要忙,“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得早,关得晚”。
从27岁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40余年,柴发合几乎经历了我国大气治理的所有节点,尤其是近十年来的蓝天保卫战。他称自己,“这一辈子基本上只做了一件事”。柴发合参与了一场场硬仗,也和同事留下了一项项治理经验。
一市一策,避免“一刀切”
10年前,PM2.5进入公众视野前,科研已先行获得一些进展。“我们研究了PM2.5和能见度之间的关系,说明‘灰霾’确实是PM2.5造成的。”柴发合说。
2013年9月,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业界简称“大气十条”)启动,这是新一轮的向污染宣战。与以往的治理不同,这十年的蓝天保卫战,更多了科技的支撑。
2017年9月,国家层面成立了多部门协作的大气攻关领导小组,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以下简称“攻关中心”),聚集200多家科研院所和单位协同攻关,改变了原来科研方面的“小散乱”情况。
当年10月,柴发合就先后赴太原、邢台,为当地大气污染防治“把脉”。这是攻关中心在区域治理上的创新——“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机制。中心派出28个团队深入到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给当地找问题、想办法,帮助地方政府制定短期的污染防控措施和长期的空气质量改善方案。
柴发合说,要把每个城市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成因搞清楚,避免“一刀切”。
要让治理方案更“接地气”,柴发合几乎跑遍了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市的驻点城市,深入实地调研。由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特殊性,不分白天晚上,也顾不上日常和节假日,组织城市重污染会商成了柴发合工作的家常便饭。
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认为是大气污染治理模式转变的里程碑——从城市单打独斗到区域联防联控。柴发合记得,在那之前,珠三角区域的大气污染、酸雨控制等研究的铺垫,促成了这次成功保障。
北方的秋冬季容易发生重污染过程,2022年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难度更大。柴发合再次作为专家参加研判会商,“可以说,北京冬奥会是多年来重污染季节空气质量保障取得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