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大坝。
常国庆摄
安徽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航拍。
许樊娟摄
国网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
陈云霞 张清华摄影报道
清晨,大别山深处,国网安徽金寨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波光荡漾,水流涌动。伴着水库水位逐渐升高,电站机组静静地等候用电高峰的到来,蓄能待发。
“如果4台机组满抽,6个小时就能蓄满上水库,给金寨电站这个‘超级充电宝’充进700多万度电。”国网安徽金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安平介绍,在用电高峰时,电站会根据电网调度指令启动机组,从上水库向下水库放水发电,保障电力供应、维护电网平衡。
在用电低谷时将电力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再释放——大批近似于“超级充电宝”的储能项目,正通过削峰填谷避免电力系统“忙闲不均”,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支撑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
储能作为能源转换的关键环节,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国家电网如何推动储能产业发展?攻克了哪些技术难题?拓展了哪些应用场景?一起去看看——
规模扩大
储能技术“百花齐放”
目前,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两类方式。其中,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的储能技术,适合规模化开发建设。新型储能则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电力为主要输出形式的各类储能技术,包含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机械储能等。
“新型储能响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且布局灵活、建设周期较短,但受到成本、安全性等因素制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惠东介绍,抽水蓄能具有容量大、可靠性高、经济性好、应用技术成熟等优势,在保障大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受选址条件高、建设周期长等因素限制。
不同储能技术路线利弊兼有,却不影响其“百花齐放”。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储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