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丨独家调查:一条鱼和一座坝的战斗

潮声 执笔 蓝震

眼下这个季节,正是川陕哲罗鲑为洄游产卵蓄势的时候。

从大渡河上游出发,溯流而上,最后来到一条名为脚木足的支流,在急流深水之间的近岸缓流区域砾石水底,雄雌成双配对,前后追逐,共筑爱巢——这是它们最适宜繁衍生存的栖息地。

它们的这一习性,在过去的千万年以来从未改变。

只是这一次,一座大坝突然横亘在它的洄游通道,长久以来形成的产卵场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这件事发生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一座由中国电建旗下的四川足木足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巴拉水电站项目,因为环保志愿者的介入,让“小鱼与大坝”之争慢慢浮出水面。

潮声丨独家调查:一条鱼和一座坝的战斗

漩涡中的巴拉水电站。潮新闻记者/摄

相关资料显示:川陕哲罗鲑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Ⅱ级保护动物;1992年11月提出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中,将川陕哲罗鲑列入I级鱼类优先保护种名录,次于白鲟、中华鲟、达氏鲟,列第四位;1998年出版的《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 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川陕哲罗鲑均被列为濒危物种;2021年升级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有环保志愿者发帖呼吁:“如果继续得不到社会关注,它(川陕哲罗鲑)是随时可能灭绝且连涟漪都不会激起的悲惨鱼类。”

2021年底,北京环保公益组织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对四川足木足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提起了川陕哲罗鲑公益诉讼,并在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要求其在栖息地保护工作彻底扎实落地之前,停止建设。经过前两次证据交换后,今年1月16日,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审理了该起公益诉讼案,在历时两天的庭审后,宣布择日判决。

这家民间环保组织为何敢叫板国资背景的水电开发公司?在这场“决斗”中,“小鱼”能最后胜利吗?如何才能避免白鲟等珍稀鱼类悲剧再发生?连日来,潮新闻记者转辗湖北、四川、甘肃等地展开了独家调查。

“水中大熊猫”

川陕哲罗鲑这个水生物种,对很多人来说,还是知识盲区。

在湖北武汉东湖畔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焕章研究员见到潮新闻记者为这条鱼专程而来时,一脸狐疑:“你们怎么会关注到这么‘冷门’的一个水生物种?”

1966年出生的刘焕章研究员,长期从事鱼类进化生物学及鱼类保护生物学等领域研究,属于我国著名鱼类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研究团队。此前,曹文宣院士多次站出来为川陕哲罗鲑保护发声。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