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角隧道鏖战忙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琴

2月16日20时许,顶着刺骨的高原寒风,一辆轨道车缓缓停靠在关角隧道内,一群身穿对比服的铁路职工背着工具包依次走下车,隧道内寒气逼人,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尘土味。当夜,由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电务段柯柯信号、信号检修、电子检修3个车间组成的施工队伍要在这里开展集中修作业。

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平均海拔3600米,是青藏铁路的“咽喉要道”,也是目前中国国内最长的铁路隧道,更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长隧道。“关角”藏语意为“登天的梯”,因所处位置和地质结构复杂,关角隧道建设时期难度奇高,被称为隧道建设史上的地质博物馆。

“春运刚结束,运输量一直处于高峰期,信号设备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开展集中修对发现的设备隐患进行全面整治,更能有效缓解设备‘疲劳’。”西宁电务段副段长冶进福介绍道。

借着头顶的灯光,职工韦显武一边用棉纱擦拭信号机玻璃透镜,一边仔细观察透镜和表面黑色封膜是否有裂纹。检查完外观,他又打开信号机后盖,专注地测量起灯端电压。

隧道内,每走几步,职工们就要俯下身,用力揭开线路两旁的水泥盖板,借助头灯灯光查看电缆槽内是否有地下水渗入。揭开水泥盖板时,潺潺的流水声清晰传来。由于高原缺氧,他们个个气喘吁吁。

在机械室内,一排排整齐排列的信号设备组合架前,柯柯信号车间主任郭翔带领现场车间争分夺秒地忙碌着。职工史鹏涛将地板一块块掀起,先用吸尘器一一清理积灰,再用小毛刷小心翼翼地对机房内的信号设备细致地进行除尘。

程忠平手持绝缘螺丝刀、腰别万用表,在伸缩梯上爬上爬下,双手左右开弓,细致检查着每一条电路和每一个线路端子。“端子的电压电流要符合标准,每一根配线也必须检查到,确保没有电路虚接。”程忠平说道。

与程忠平工作时的大幅运动不同,继电器“护理师”李玉昌的工作内容则以“静”为主,每一个继电器前,她都要蹲身或伫立良久,认真对照台账核对每项参数。继电器就像是各个信号设备之间的“神经单元”,相关数据必须做到准确无误。还有电源屏、防雷单元、电缆线路等设备,西宁信号检修车间综合工区的职工们也在用心“打理”着。

几十平米的信号机械室内,36名作业人员散落在各个角落各司其职,设备运行声、工具检测声、呼唤联控声此起彼伏,奏响了深夜里劳动乐章。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检修也在稳步推进。21时30分,在郭翔指挥进行的联锁试验后,所有信号设备试验良好,监测数据正常,70分钟的集中修任务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