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阅读、看展……自今年年初开馆以来,截至昨天(18日),徐家汇书院已经迎接超过28万人次读者到馆,头回客和回头客数量不断地攀升。“更新后的公共空间,不断有新的读者涌入,老读者也愿意留下来,这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
在徐家汇书院室内设计师俞挺看来,图书馆正是这样一个多元的样板——“大概只有上海提出微更新这一巧妙的思路,把每个个体,新老上海人凝聚起来,甚至将沪漂者也激发起来,共同去创造这个城市的美好之处。”
昨天的汇讲坛现场,专家学者共话城市更新:要认识一座城市,必须在她的街道上行走,我想如果要更好地认识上海,可以从一个个城市更新的案例着眼,从中体会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而城市更新,恰恰为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回归人的感受
十多年前,徐汇区图书馆是85后读者陈莉莉奋斗过的地方:埋头苦干让她顺利考入了理想的学校时光流逝,镜头一转,已是如今的网红地标——徐家汇书院。
“我想图书馆曾经给过我的力量,也会传递给更多的读者。”在陈莉莉看来,城市更新中不变的是,“图书馆面向所有人开放,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进来看书学习、遮风避雨,持之以恒为大家提供精神的栖息之地,或许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可以在城市里可以找到身心能够融入的场所,那就是真正的殿堂,这是图书馆能够在整个城市当中形成有意义空间的美好之处。”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锃这样注解。
近年来,上海在城市更新方面迈出很大步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认为,城市是个生命体,从孩童到青年、壮年,直至老年,城市也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不只有城市力量的增长和向外的扩展,同时向内的一些老旧的地区需要进行有机更新,重新注入活力,“像今天所在的徐家汇书院,就是一个能够吸引人的,视觉上带来美的享受的空间。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和社会关怀”。
“最初,我们认为城市更新是具体的建筑,是设计、色彩、空间,有具体实物的承载。”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周全说,后来发现,真正吸引到他们的,并不是具体的物本身,而是回归到人的感受。
他以徐汇乌中驿站公厕为例:大家看到的是它的设计得精妙,我们看到的是背后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一开始的方案征询各方意见,到居民打分选择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这个公厕还专门为宠物粪便留有一个出口,并在动线设计上将洗手池放在外面,路过也能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