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基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对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优化、养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全社会养老理念和金融素养提升均有重大意义。去年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开户人数达到4030万人,但缴存比率却不尽如人意。最高每年12000元是需要在账户内充分利用长期投资的,但投资项目如何选择和购买令不少投资者犯难。显然,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面临严峻挑战,亟需提出一些理论上站得住、实践上行得通的应对策略,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深入实施。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面临的四大挑战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税收优惠政策精准度有待加强。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采取EET模式,在缴费和投资阶段免税,领取时缴纳3%的税费。相较于2018年试点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收激励有较大的提升,但还应注重对不同人群激励作用的差异性,须进一步深化税优政策的精准度。
二是个人养老金产品吸引力须加大。推出的产品养老储蓄居多,投资期限多以中短期为主,可供选择的产品较少。收益率缺乏吸引力也会影响群众购买个人养老金融产品的积极性。且产品投资周期长、封闭运营,产品的灵活性相对较差。
三是服务便捷度有待提高。目前主要借助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和各大银行平台进行个人养老金开立以及基本信息查询。但这还远远不够,仍然缺乏对于晦涩难懂的投资产品的介绍、收益和风险评估以及投资理财教育等更加便捷的服务。
四是安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个人养老金各责任主体之间职责不明确、权益不清晰可能带来一系列制度运营的安全问题。个人养老金投资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在个人层面可能会受到养老金诈骗的影响造成财产损失。因此,需要格外重视安全监管的重要作用。
优化政策效果,提高制度吸引力
基于上述挑战,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深入实施亟需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优化政策效果,完善政府统筹协调机制。首先提升政策吸引力,配套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应从为个人养老和国家发展提供长久资金池的角度“算大账”,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精准制定政策,简化税收抵扣流程,提升政策效果。这种吸引力不仅是政策上的,还包括税收、补贴以及简化手续。其次是要明确第二支柱与第三支柱衔接机制,加快研究打通二、三支柱资金账户的机制,允许员工将企业年金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或者明确合格的承接产品,激励员工参加个人养老金计划。可借鉴美国私人养老金发展经验,针对第二支柱中的个人账户积累部分及第三支柱的个人账户,尝试按照缴纳主体类型划分,将个人账户部分进行联合,实现养老个人账户的转移衔接,同时赋予私人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转账归集功能,使得个人能够充分地规划养老金,从而达到增加账户金额、提升投资及购买养老产品的能力。再者是要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的作用,调整个人养老金在投资方向、投资范围和投资额度上的限制性政策,设置差异化鼓励性措施,引导个人养老账户资金投资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战略型产业,减少投资风险、保障投资收益。在个人养老金覆盖范围上,还应将未参保任何社会保险的人纳入,例如灵活就业、平台就业者等。应为这部分灵活就业者提供新的养老保险投资渠道,尽可能做到有意愿的劳动者参加,实现个人养老金长期缴费,持续增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