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萼贝,有川贝之王的美誉……”在电影《周永开》中,“周老革命”手捧一颗珍贵的萼贝,满怀深情地说。
一个特殊的镜头,展现了周永开深厚的为民情怀,更是他那份萼贝情结的生动诠释。
村集体合作社种植的萼贝长势正旺。达州市中医药管理局供图
荧屏外,在周永开曾经守护了20多年的四川省达州万源市官渡镇项家坪村。
2023年5月6日,立夏,雨润无声。
“这萼贝啊,不但是颗致富的种子,还是周老书记留给我们精神的种子,项家坪的子子孙孙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当天,在村委会活动室,村党支部书记龚代礼正在给当地干部群众上一堂特殊的党课。
生生不息
项家坪地处花萼山南麓,因盛产贝母、天麻等野生名贵中药材,又被称为“药山”。
1991年,周永开从原达县地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的岗位离休后,毅然来到项家坪村守山护林。为了解决当地村民“靠山吃山”的问题,周永开决定带领村民种植萼贝等中药材,想方设法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贝母最早记载于《诗经》,入药最早记载于《万物》。萼贝因产于万源花萼山地区而得名,具有止咳化痰之功效,早在清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民谣“川贝甲天下,萼贝冠全川”。
对于萼贝这个“金疙瘩”,乡亲们不是没想过,可它一直在山上野生野长,要想人工移栽种植,从来没有成活过。当地党委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组织进行萼贝人工培植技术攻关,但一直未能突破。
周永开到项家坪后,得知花萼山上有个叫李秀全的村民,把寻到的野生萼贝移到一处种植,成活了一大片。周永开于是拄着拐杖爬上山去“取经”。磨破了嘴皮子,李秀全才最终答应卖给周永开两株萼贝苗。周永开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连土带苗一起买。
回到住地花熊坪房屋前,周永开找了一块空地,小心翼翼地将萼贝苗栽下去。半年多过去了,两株萼贝苗居然奇迹般地开出了两朵黄绿色的花骨朵,村民们奔走相告。
周永开这才意识到,萼贝在山下种植不成功的原因主要在土壤上。他刨开土一看,萼贝植株根上原来的土哪里是土壤,完全是树叶烂掉后的腐殖物。
解开了萼贝移植的秘诀,周永开又专门跑了趟北京和成都,把中国农科院和省上农科院的专家请到花萼山来帮他把关。专家们把花萼山的气候、土壤、环境等仔细研究了一番,给周永开吃了颗“定心丸”,带领乡亲们致富终于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