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战时繁荣”:1937—1945年温州的经济贸易及其统制

·作者十余年浙南研究的新成果,探索“温州模式”源头的新尝试

最近十几年,本书作者每年暑假都在温州地区实地调查,并关注到了抗战期间温州地区的“战时繁荣”现象,以及温州地区商业文化在这一时期的转折。由此著成本书,尝试探索对“温州模式”的源头。

·以温州为例,探索抗战时期经济演变的具体面貌和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温州是特殊环境下维持通航时间最长的口岸,成为转运中心。当时温州进出口贸易额与关税收入都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峰,使温州成为战时“区域繁荣”的典型案例。本书以温州为例,探查这种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揭晓战时市场运作的逻辑,说明战时经济对地方所造成的连锁历史反应。

·考察战时社会的复杂面相,讨论军事以外的战争问题

战争给交通网络、市场格局乃至货币体系造成极大破坏,原有的交通干线和商业网络被破坏,商品的流通不得不转向或开辟新的线路。许多区域性工业替代生产中心的兴起,以及政府支持下的走私与货物抢运,缓解了非沦陷区的战时商品匮乏困境。本书通过分析战争对国家交通网络、经济格局以及地区社会民生的影响,从整体上认识战争给国家与民众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历史|“战时繁荣”:1937—1945年温州的经济贸易及其统制

内容简介

1937—1945年的温州,曾被称作中国东南沿海的“唯一口岸”、重庆国民政府经济“生命线”的起点。当地商业贸易在八一三事变后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政治与社会也产生了一连串的变化。本书以“战时繁荣”为线索,通过考察战时温州商业贸易的嬗变与政府统制经济的政策实践,探讨战争的复杂性,及其给地方社会乃至民众观念带来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冯筱才,1970年生,江西都昌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区域史等。著有《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等。

编辑/韩世容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