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是我家,我是实诚人(八):多彩镜头下的石城美丽嬗变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陈贤

石城因“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系中华客家文化发祥地,素有“客家摇篮”之称,县内保存着千年宝福院塔、闽粤通衢古驿道、陈联围屋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千百年来,石城人不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了“实诚”文化,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等文明新风犹如一股股温暖的春风拂遍城乡大地。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我们特开设《石城是我家,我是实诚人》专栏。本专栏由中共石城县委宣传部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共同主办。

今天请看第八篇:多彩镜头下的石城美丽嬗变

我的家乡在石城,因其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这里有我割舍不断的情缘,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十年似水流年,家乡早已改变了原来模样,因为富裕、美丽、温暖而变得入镜感十足。但不变的,是家乡一山一水孕育出的那份独特的“实诚人”精神。

镜头一:古色廊桥

时过境迁、物换星移,许多人事景物都会被岁月淹没遗忘,琴江廊桥却是一个例外。有关琴江廊桥的“前世今生”,可以溯源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据长辈回忆,那时连接县城琴江东西两岸的,还是一座晃晃悠悠的小木桥,这大概就是廊桥的“前身”吧。为解决世世代代两岸通行瓶颈问题,1976年建成县城第一座钢筋水泥桥梁——琴江大桥。此后的二十余年,它虽历经多次改造、拓宽、修补,经过了岁月的风吹雨打,如同一位年老的樵叟愈发不堪重负。最终,在人们的注视下,它于2015年底被拆除,历时四年在原址上新建了一座明清风格的现代化仿古廊桥,人们习惯称之为“廊桥”。琴江廊桥桥长151米,宽72米,中间为宽30米的车行桥,两侧为主体两层局部三层、宽21米的商业廊房。夜色阑珊时,我时常来到这里休憩,桥上黛瓦、飞檐、石柱依稀可见,桥面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一幅新时代奋斗者忙碌的图景;远处眺望,宝福院塔、宋代古城墙,旖旎灯光尽收眼底,与廊桥相映成趣。桥下琴江河水波荡漾,两岸垂柳依依,人们或乘船赏月,或散步休闲,一派清新、自在、惬意。近年来,石城旅游业渐入佳境、日益红火,廊桥不仅成为颜值颇高的城市地标,更是游客必来的网红打卡地。

江南水乡,桥总是随处可见。桥,连接此岸与彼岸。廊桥有着它特别的地方,古雅质朴却不失时尚浪漫,充满诗意却不缺拼搏激情,尊重传统却不丢进取之心,它像一位守信的友人,一直默默无闻造福着两岸的人们,这跟我们“石城人”性格倒有几分相似。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