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人工智能时代,通识教育未来的重心应在何处?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通识教育大会上说:“需要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当日,来自260余所高校的通识教育管理者、通识课程教师、研究学者等600余人集聚上海复旦大学,研讨人工智能时代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
徐雷表示,培养可迁移能力,即注重培养跨界能力,运用诸如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双创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创造,在创造中发挥想象。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何种挑战?徐雷曾经举例说:“给人工智能一本《红楼梦》,只要你能够提出合适的问题,它可以把这本书分析得比人更好。但当你给人工智能一堆白纸,它却写不出《红楼梦》。”
如今,他要给这个例子打上问号,“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自我进化的速度远超人们的想象,我们原以为这个冲击会来得晚一些,但显然现在已经到来了。假以时日,也许人工智能真有可能写出一本《红楼梦》”。
“通识教育理念是为了人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徐雷认为,冲击之下,不仅需要通识教育,还要赋予科技以人文。
在徐雷看来,通识教育是推动人文与科学融合和对话的有效路径。“技术从高度分化逐步走向高度融合,这要求人文与技术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人文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驾驭’技术的发展,避免人类受到伤害”。
复旦大学有一门“明星”通识课程,即该校物理学系教授金晓峰的《人文的物理学》,每次开课时选课名额都“秒光”。
这是一门关于力、热、光、电、量子的物理课,但也传递着人文信息——物理学甚至自然科学,与音乐、绘画、文学类似,都关乎一种对世界秩序的个人眼光,只不过它需要实验加以检验。用金晓峰的话说,“形容诗之美、小说之美的那些说法,都可以被移用到对自然科学的形容之上,在清晰、理性和简单之中,科学也蕴含着大美”。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说,清华大学所有大一学生有一门《写作与沟通》的必修课,这也是该校通识课程中的“龙头”课程。
“我们围绕‘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培养学生理解、回应当代社会复杂现实的能力与观念,并通过主题式、小班制教学、全过程浸润,以写作为产出进行思维训练,带动更多教师投入写作课程及通识教学的尝试。”彭刚说,之所以花大力气开这门课,是因为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虽然有很多很好的传统和优势,但也有一些明显的短板,比如写作与沟通能力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