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污水处理行业政策导向明显

中国的污水处理设备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上世纪20年代就已出现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利用。建国以后,污水处理设备利用的发展更快,规模更大。

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80年代引进我国的,随着污水处理要求的提高及其应用于实践,不断革新和发展。总体来说,该技术主要研究主体工艺的改进、工艺流程的优先组合和填料性能的提高等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减少耗能,突显一体化处理设备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的污水处理设备产业发展得较快,但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竞争并不是太激烈。我国污水处理设备行业发展重点已从农户自用小污水处理设备逐步转向工、农和市政废水废渣的规模化商用污水处理设备应用。据统计国内规模化污水处理设备渗透不及20%,潜在市场容量高达1000亿。

目前,中国仍有70%以上的建制镇、90%以上的乡、80%的行政村尚未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但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年复合增速8%左右,推进速度较慢。在政策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水处理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机遇,地方政府在水处理方面的投资迅速提升。

目前全国年排污量约为350亿立方米,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5%,全国超过80%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有效的收集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水体,使得原本具有泄洪和美化景观作用的河渠变成了天然污水渠。特别是在全国2200座县城与19200个建制镇中,污水排放量约占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但这些中小城市(镇)的污水处理能力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污水处理事业在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全国已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这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但处理量的增加仍远远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