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高温天气唱起了“主角”,华北、黄淮地区更是进入“烧烤模式”。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3℃或以上,北京最高气温一度定格41.1℃。
烈日炎炎下,许多基层劳动者为了确保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转,仍坚守工作一线。电力工人满头大汗应急抢修,环卫工人挥汗如雨擦亮城市容颜,交警辅警马不停蹄巡逻执勤……他们的默默奉献令众多网友感动:“致敬高温下的坚守者,谢谢你们!用汗水保障生活的正常运转。”
多部门部署防暑降温工作
据统计,今年6月以来(截至6月24日),35℃以上高温天气主要分布在华北、黄淮等地,京津冀鲁豫平均高温日数为7.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4.3天,北京达到9.8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还未入伏就这么热,京津冀等地怎么成了‘火炉’?”对于来势汹汹的高温热浪,网友们纷纷在网上留言询问原因。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的报道中,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这一带受到较强暖气团控制,且影响时间较长,同时在高压脊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增温促进升温。此外,夏至时节白昼较长,太阳光照时间长,加之华北、黄淮等地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有利于气温升高及高温维持。
中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本就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南方地区通常在盛夏时段进入高温季,而北方地区往往在初夏时段。
“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在6月也较为常见。这段时间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湿度小。”在新华社客户端刊发的报道中,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说,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在增加。
为保护公众健康,有效防范职业性中暑事件的发生,近期有关部门相继发文部署防暑降温工作。
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督促用人单位合理布局生产现场,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主管部门,推动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与职业健康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病预防工作协同联动、互相促进,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与此同时,湖南、山东、陕西等省份也出台了相关保障措施。
据央视网报道,湖南省人社部门要求自2023年7月1日起,高温津贴标准调整为不低于300元/人/月,发放时间为3个月(7月、8月、9月)。山东省人社部门出台规定要求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的,当日应当停止露天作业。陕西省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作业及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