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规划》框定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四梁八柱”

解读《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规划》框定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四梁八柱”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吴雨佳

近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此外,《规划》还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规划》有哪些亮点?有哪些突破?对于未来发展有哪些影响?今日起,封面新闻新经济事业部推出系列报道——全面解读《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从国内顶级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数字化企业负责人的角度全方位、多视角立体深度解读《规划》,进一步梳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细则和要素,为下一步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做好理论基础服务。2月28日,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框定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四梁八柱”,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值得细细研究。

解读《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规划》框定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四梁八柱”

王鹏认为,就主题内容而言,《规划》是数字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首先,开宗明义,是指明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明确定义在数字化环境下,数字技术、数字平台要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融合,“五位一体”加速发展;其次,明确了重点任务,“2522”框架体系对吧,两大基础,五大方向,两个市场,创新与安全并重;第三,构建管理体系,数字中国建设牵扯面广、事项多、涉及层级复杂,确实需要统一指挥,顶层设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