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陲牧歌起新声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2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西陲牧歌起新声》的报道。

  中国西陲,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山脉之间,巴尔鲁克山呈东西走向,横卧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托里县。

西陲牧歌起新声
  巴尔鲁克山南坡的冬牧场景观(2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除标注外,图片均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胡虎虎摄)

  “巴尔鲁克”,山如其名,“美丽、富饶、无所不有”。山脉北坡起伏明显,降水相对丰富,草原植被生长茂盛,是优良的夏牧场;山之南,冬季风雪较小、阳光充足,是塔额盆地最重要的冬牧场。

  几个世纪以来,游牧一直是新疆哈萨克族牧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每年10月,塔城地区的牧民会赶着牲畜来到巴尔鲁克山南坡,挨过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直到来年3月底才转场到春牧场。

  过去的冬天,大雪封路,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这个冬牧场犹如一座“孤岛”,几乎与世隔绝。牧民不得不备足半年的生活物资,比如耐存放的土豆、洋葱、塔巴馕和风干牛肉等。

  近年来,这片冬牧场的牧民们家家户户购置了摩托车、小轿车,看上了卫星电视,用上了智能手机。昔日的煤油灯或蜡烛也已被太阳能发电装置取代。他们日益便捷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新疆牧区持续推进的生动写照。

西陲牧歌起新声
  牧民在冬牧场上放牧(2月13日摄)。

  冬窝子里的“新生活”

  巴尔鲁克山冬牧场距离裕民县城130多公里。眼下,360户872名牧民和10.95万头(只)牲畜正在这里越冬迎春。

  当第一缕阳光爬过巴尔鲁克山的雪峰,牧民赛力克别克·托开西赶着他的230只羊去草场,然后回到自家“冬窝子”(牧民对冬牧场的俗称),在暖炉旁喝奶茶、玩手机。新疆现代牧民在“冬窝子”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赛力克别克的“冬窝子”位于巴尔鲁克山的一处山坳。

  一山连着一山,群山环抱相交处,向阳、无风、薄雪,这是牧民选地修建“冬窝子”的秘诀。但若非熟悉牧民居所的乡镇工作人员带领,记者是绝无可能找到一户牧羊人家的。

  两座小山之间,整齐地罗列着房屋、羊圈。山之高足以抵御狂风暴雪,却又巧妙地留有向阳的豁口和通向外界的两条通道。岩石上有着彩色斑纹,记者来访时,春雪初霁,阳光洒在薄薄的雪面上,泛着光斑。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