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首批援外队员讲述仁心无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实习记者 柴嵘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起,我国已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本市有多支援外医疗队是这支队伍里的“前锋部队”。当年,代表祖国首次踏上援外征途的他们,白衣执甲、救死扶伤,打通生命之路,搭建中外友谊的桥梁,打出“中国医生”的金字名片。今天,记者追访了多位首批援外队员,虽然他们援外的地点和时间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有一段有温度的往事。

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首批援外队员讲述仁心无疆

首批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医疗队出征

“用我们的医术造福非洲人民,去和他们交朋友!”

许政刚是北京同仁医院的退休大夫,今年89岁。他曾经是我国首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的队长。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援外的点点滴滴,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1968年,许政刚在援几医疗队的出征仪式上,振臂一呼:“用我们的医术造福非洲人民,去和他们交朋友!”那时,包括许政刚在所有队员都没有去过几内亚,只知道这是一个遥远的、说着法语的西非国家。但所有队员心中立下坚定信念——义无反顾扎根两年半,尽可能多的救治病患。

路途跨越半个地球。援几医疗队从北京乘火车出发,整整7个昼夜,抵达莫斯科,再转乘飞机飞往几内亚。尽管此前早已做好心理准备,然而,真正踏上几内亚土地的那一刻,许政刚和队员们还是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环境确实很艰苦,家家户户基本住在草棚里,里面连生火做饭的地方也找不到,仅有一把椅子、一张床铺在地上,更别提有自来水了。”许政刚回忆,很多队员都染上了当地流行的恶性疟疾。

没有菜吃,那就自己种;没有水喝,那就自己挑;感染疟疾,那就自己治……队员们咬着牙扛过来。不过这些都是他们的秘密。许政刚笑着回忆:“那会儿,每个月我会给爱人写一封信。但我不想让她太担心,信中报喜不报忧,说‘在这儿一切都好,请你放心’。”

援几医疗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当地极其落后的医疗水平。当地不仅缺少专业的医护队伍,医院必要的设备和药品同样一无所有,手术室甚至没有安装无影灯,做手术要用手电照。许政刚说:“但我们没有打退堂鼓。当时大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别人艰苦,我们的援助才显得更有意义。”

许政刚和队员几乎24小时“连轴转”。每个援几医疗队队员每天都接待一两百名患者,还要每周开车下乡义诊,全年无休。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