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如一日的他 懂技术 守信念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原创稿

编者按: 产业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根据全国总工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数量从2016年底的4791万人增长到2021年底的6000万人。u003c/pu003e 能工巧匠为何能大量涌现?关键是产业工人的成长环境优化了、发展空间拓宽了,技术工人的职业吸引力大大增强。今天走进云南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看这里的产业工人如何展现时代风采,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精彩华章。u003c/pu003e

26年如一日的他 懂技术 守信念

李治宾查看工作日志。桑云摄

在公司加工中心工作26年,李治宾不光自己能力出色,还带出了不少厉害徒弟,靠一己之力壮大着产业工人队伍。

49岁的李治宾家在保山市隆阳区九隆街道九隆社区,“城市规模没扩大前,我们这儿不属于城区,也不叫社区,叫九隆村,村里人收入主要靠种水稻、小麦,房子多是土木结构,每家条件都差不多……”他回忆说。

1994年,高中毕业的他通过招考进入保山复烤厂工作。三年后,积累了一定经验的他听说云南香料烟有限责任公司离家近,也在城边,走路10多分钟就能到,李治宾心动了。一番精心准备后,他通过招考进入公司加工中心。

这一待就是26年,且时间仍在延续。

李治宾记得,刚入职时,正好碰到烟叶收购,他和同事带着麻袋、麻绳、单据赶去龙陵,一家一家挨着收烟。“虽然辛苦,起初也有些吃力,可学到的东西很多,人充实不少。”李治宾说。

收购季结束,他进入加工中心的加工车间工作。因为认真负责,加之踏实肯干,一年后,年纪轻轻的李治宾做了车间服务组组长,带着组员负责配料发料。“他凡事不弃微末,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车间负责人这样评价这位“得力干将”。

2003年,加工中心拓宽选人和用人渠道,执行竞争上岗制度,把想做事、能做事的人扶一扶,旨在让更多产业工人进入成长成才的“快车道”。骨子里有种“我能行,一定行”韧劲的李治宾觉得机会来了,他竞选车间配料组组长并成功当选。此后每天,秉承着“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的工作理念,他带着组员根据客户需求组合配料,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如今,李治宾已在加工中心工作26年,岁月不仅在他脸上雕刻下了沧桑,也留下了甜蜜。“感谢公司给了我这个工作,还时常组织我们培训,帮助我提升技能,让我有能力赚钱养活一家老小。”他笑着说。

李治宾说得很谦虚,其实26年里,他给予加工中心的也不少。别的不说,这些年,他凭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的执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公司培养徒弟数10人,带着他们提升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