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针织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已运行数十年,无法保证水质稳定达标排放。于是,该企业安排工人将河水引入厂区排污管道,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稀释以干扰自动监测设施。为解决污水处理设备超负荷运行而造成的气浮池满溢问题,该企业安排工人在气浮池的出水处私接埋入地下的管道,将部分未处理的超标污水直接通过水泵抽排至厂外窨井内,最终流入附近水域。
该企业的行为被发现后,当地有关部门及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打击,企业被依法处理,缴纳了罚金,并赔偿了生态环境损害等费用,相关人员也被绳之以法。10月19日,这一案例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作为典型案例联合发布。
此次发布的依法严惩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还包括:浙江省湖州市长兴新某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夏某频等4人使用试剂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环境案,山东省滕州市索某某等4人安装干扰装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四川省攀枝花市钛某化工有限公司、钱某广等3人篡改自动监测设备参数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4个典型案例中,有的案件犯罪手段升级、方式隐蔽,区别于以往直接排放或通过暗管偷排污染物;有的案件行为人实施的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私设暗管排污、超标排污等多个污染环境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有的案件涉及企业多,涉案人员反侦查意识强,获取关键证据较为困难;有的案件涉及如何准确追究重点排污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等问题。
在上述案件办理中,检察、公安、生态环境三部门高效协同,着力破解案件办理中的难题,夯实证据,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有效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
据了解,下一步三部门将持续用力,在拓展线索来源、提升打击治理实效、做实做细行刑衔接等方面深化执法司法联动,进一步推进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重点行业领域环境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合力守护好绿水青山。
最高检官网截图
记者:刘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