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8日讯(记者王谦 通讯员张启山)武汉站、广州南站、杭州西站、昆明南站……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地标性火车站背后,都烙印着在汉央企铁四院的身影。5月18日铁四院70周年成就展举办,除了设计高铁,铁四院还规划设计了500余座铁路站房,特大型、大中型现代铁路站房数量全国第一。
1968年建成的南京站。
铁四院建筑院副总工程师李立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铁四院投身第一代铁路客站设计,总结出了铁路站场、旅客站房和交通广场的经典三要素模式,设计了韶山站(1967年建成)、南京站(1968年建成)等一批经典客站,对我国铁路客站的设计建设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后,客站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高架候车”模式风靡全国,缩短流线、节省用地、使城市和车站的关系更紧密。铁四院设计了郑州站、杭州站、徐州站等优秀作品。
中国第三代铁路客站代表——武汉站,2009年建成。
21世纪初,我国铁路事业进入高铁时代,铁四院创新实践第三代铁路客站设计,迎来了铁路客站理论及技术的大繁荣,其设计的新型客站扬州站和泰州站,被誉为第三代铁路客站“开山之作”,引领了新一轮铁路客站创新设计的方向。
伴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从“白云黄鹤”的武汉站到“雨打芭蕉”的广州南站,从首创全“上进上出”流线的深圳北站到全“下进下出”的佛山西站,一座座耳目一新的铁路客站精彩纷呈,以地域文化性承载为特征的枢纽站房更是成为城市的新名片,武汉站和昆明南站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中国第四代铁路客站代表——杭州西站。
近年来铁路客站的城市属性也不断增强,第四代铁路客站应运而生,“站城融合”成为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杭州西站成为站城融合突破性创新的典范;在广州白云站设计“可伸缩的车站、会呼吸的广场”,打造既融又分的站城融合模式;在深圳西丽站提出“站、城、人、自然”融合的设计理念;在上海东站以“卓越上海、开放浦东、世界枢纽、东方客厅”的设计理念,成为引领新时代“站城融合”的示范区。“武汉的汉阳站和天河站,我们也在积极参与前期规划研究,未来这两座站房也将是‘站城融合’的代表。”李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