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李依环、郝孟佳)优化早高峰时段北三县地区进京交通方式,推广具有抗癌作用的栗树蘑、蒲公英等药食同源植物人工种植,在西北三环交会处增加道路隔声屏……日前,第十四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和科学建议提名奖评选结果公布,10个项目获得202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
记者从15日举行的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上获悉,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申报项目9835项。其中,科学建议2394项,建言献策7441项,逾万名学生参与活动。建议范围涉及智慧北京建设、交通综合治理、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卫生与健康、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
“建议”源于真实生活情境 中小学生广泛开展调查实证
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亲身采访......“城市小主人”的建议并非“凭空想象”,他们从生活实际中获得建议“灵感”,也为提出真正可行的解决方案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
“我家就在高速路边,是进京方向。我和小伙伴想让汽车跑起来,而不是一到早高峰就堵住。”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甘露园分校学生关注到“北三县早高峰时段进京交通问题”。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早高峰进京呈现车流量大、时间集中,交通不畅等特点,提出了“公交为主,铁路为辅,汽车相补”的十二字解决目标,以及包括增设通勤火车、改进公交运输方式等具体建议。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教师告诉人民网记者,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社会调查,学校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核心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小红门分校学生刘宣霆关注到北京市生态公园蚊虫大量孳生繁殖,侵扰游人正常的休闲生活,并且容易传播疾病影响公众身体健康,故提出改善公园植物布局、疏阔植物空间,加强水系管理、环境卫生治理,使用空气捕蚊机等具体建议,以减少蚊子的建议。
刘宣霆告诉记者,在建议撰写前,他走访了许多公园,同时认真观察记录公园的各项数据,比如公园的特征、植被种类和水系特点、卫生管理、蚊虫密集区等。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他再次进行具体详细的实地调查,采访公园的管理人员、游客、绿化人员等,还进行了文献调研,同时请专家给予指导,确保建言可行性、科学性和普适性。
“科学建议奖”评选连续举办14届?收到参评报告超3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