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巡逻小分队在描红界碑。
连队战士与他们帮扶的迈丹小学学生在一起。
连队官兵走进边关牧区宣传政策法规。
校外辅导员彭国棋正在教孩子们唱歌。以上图片均为刘南松摄
在新疆漫长的边境线上,驻扎着多支边防部队,他们驻守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用实际行动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迈丹边防连就是其中一支。
——编者
在祖国西部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距离边境线直线距离仅10余公里的玛依丹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抵边村。61年前,随着迈丹边防连的官兵来到这里驻防,人们习惯上把这里称作迈丹村。在这里,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携手并肩,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村里有座“感恩碑”
一路穿越戈壁,翻山越岭,来到迈丹村。主干道旁,一幢幢富民安居房整齐有序。村子中央,有一座圆形基座的高大石碑,石碑正反两面是两行红色大字:“永远感恩共产党”“世代铭记解放军”。碑顶是一个红色的五角星,在蓝天白云下分外耀眼。
村支书倪高翔介绍,这是村民自发设立的“感恩碑”。“感恩碑”下的圆形底座,象征着柯尔克孜族的毡房,长方形的碑体象征着解放军的边防哨所,寓意着“一处毡房就是一个哨所,一位村民就是一个哨兵”。
今年80多岁的连队原副政治指导员沙力曼·阿布都热依木介绍,1962年,迈丹边防连官兵刚来驻防时,这里还是一片戈壁滩,周围是光秃秃的连绵群山。牧民居无定所,都是住在破旧漏风的毡房中,一天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奢望。
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官兵刚刚安营扎寨,就开始在盐碱地上种树。有了树,才能让荒凉的戈壁滩成为绿洲。刚开始,一年栽种近千棵树苗只能存活几棵,但一代代连队官兵接力在戈壁滩上挖沟修渠,植树造林。新兵下连队都要去种树,认领树苗,呵护小树成长;老兵退伍也要种树,向自己的“责任树”道别……如今,曾经的几棵树变成了成片的树林,官兵累计为驻地新建草场1000余亩、植树6万余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