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盘活“指尖经济”:“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

重庆万州盘活“指尖经济”:“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

刺绣车间里忙碌的“绣娘”们。 黄玉保 摄

  中新网重庆2月17日电(杨梦逸 黄玉保)拈一根轻巧的绣花针,绣出花鸟虫鱼、绣出春夏秋冬、绣出三峡的美丽风光。这一针一线都承载着重庆万州的“绣娘”们最精妙的生命力,她们以布为纸、以针作笔、以线代墨,绣出的色彩斑斓的锦绣图卷。

  一根针、一条线、一群人,指尖技艺如何变身“指尖经济”?17日,记者走进万州,探寻“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背后的故事。

  指尖技艺变身“指尖经济”

  1999年,26岁的黑龙江姑娘史磊,与丈夫一道带着2岁的孩子从家乡来到万州。在这里,史磊发现有不少农村妇女会绣鞋垫,祖辈相传的贴花绣、挑花绣等不仅针法巧妙,各种花草鱼鸟图案栩栩如生,让人眼前一亮。但由于产品单一,这种传统刺绣市场接纳度低,一双鞋垫仅卖十几块钱,不少“绣娘”因缺少收入转行,年轻人更不愿拿起绣花针,刺绣市场也变得萧条。

  一次偶然的机会,史磊将鞋垫作为礼物带回老家,并随口说是花了一百多块钱在市场上买的,没想到有很多亲戚朋友都想要这个鞋垫,让史磊代为购买。史磊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如果将这些老手艺人召集起来,培训刺绣工人,既能传承民间刺绣技艺,又能赚钱,一举多得。

重庆万州盘活“指尖经济”:“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 刺绣成品展示。 黄玉保 摄

  2005年,史磊与朋友合伙创办了刺绣手工艺品公司。她多次深入“苏绣、蜀绣、粤绣、湘绣”四大名绣产地考察取经,在吸收其工艺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地区刺绣特点和技法,创造性提出打造“三峡绣”这一独具特色的手工刺绣工艺,经过改良,融入多种技法的“三峡绣”在市场上受到追捧,一步一步打开了销路,产品供不应求,指尖技艺慢慢变身“指尖经济”。

  “绣花针”助力残疾人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三峡绣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招收的学员全部是农村留守妇女和残疾妇女,她们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刺绣,文化程度低,部分妇女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长期生病,不愿与人交流,教起来难,学起来慢。

  为让这些“零基础”的学员们尽快掌握刺绣技艺,史磊提出了一系列暖心措施:车间选在低楼层,让有残疾的妇女进出不吃力;伙食高标准,让大家吃得饱吃得有营养;培训技师“精挑细选”,不光有高超的技艺,还有爱心、有耐心;绣花架按绣娘们的身高“量身定做”;聘请专业人员对“绣娘们”开展健康讲座和医疗义诊,全方位为她们的生活、工作着想,让她们能静下心来学习……

(责任编辑:AK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