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3楼,蓝闽波的办公室略显杂乱:一个资料柜门前挂着长尾夹,夹着厚厚一叠座谈、调研安排;书桌一旁的透明推拉门则被他当成了“白板”,上面用马克笔写满了各种化学分子式和思考要点。
作为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蓝闽波履职15年来,共提交43件提案,从推动大型仪器共享,到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再到深化产教融合,件件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以“真话”“行话”推动实际工作。
“提案主要来源于我熟悉的领域,以及日常观察,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随手记下来。”蓝闽波说。委员履职和科研教学,融合在蓝闽波的日常工作中,也凝结进他的提案里。
2月10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办公室内,蓝闽波书桌旁的透明推拉门被他当成“白板”,上面用马克笔写满了各种化学分子式和思考要点。新华社记者吴振东 摄
有关推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一系列提案,是蓝闽波颇为满意的“履职作业”。2012年初,一项全国调查数据显示,价值4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中,三分之二存在使用效益偏弱的问题。
蓝闽波“盯”上了这个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当时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校内共享机制,而且校际共享项目已在推进建设,但由于缺乏持续性投入而步伐缓慢。”当年全国两会上,他提案建议出台相关法律,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资金管理“两手抓”,尽快提高科研仪器设备的总体利用率和共享水平。
提案得到高度关注。蓝闽波说:“问题的解决走出了关键一步:在财政部等支持下,全国高校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终端和网络建起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蓝闽波又发现新问题。他举例说:“有了高校间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后,如果某个实验样本在当地高校不能及时检测,可以送去外地高校,但却很难送进同样有条件开展检测的本地科研院所,为了那些经不起路途跋涉的样本,‘共享’必须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间也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