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一项项“超级工程”为这座“千年之城”拉开了城市框架。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即日起,本报推出“筑城者”栏目,讲述副中心建设者们拼搏进取的故事,展现他们昂扬向上的风采。
何历超的背后,是东六环改造项目“智慧大脑”。 本报记者 陈强摄
何历超在大型盾构机上工作。首发建设公司供图
城市副中心建设如火如荼,用“一天一个样”来形容也不为过。而位于东六环六合桥西北角的这处大工地,过去3年多似乎变化不大,地面上既没起高楼,也没架桥梁。
实际上,这里的工程藏身地下——两台超大型盾构机“京华号”和“运河号”,正在挖掘两条各长7.4公里的隧道。工程完工后,东六环潞苑二街至万盛南街段将转移到地下。
开工3年多来,这处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困难重重的工地,已经吸引了上万名参观者。刚进入工地大门,记者就被路旁的红旗造型标识牌吸引,上面有行大字——“何历超创新工作室”。
何历超现任首发建设公司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是地下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项目部的同事们都叫他“何博士”。“项目体量大,工期紧,何博士不仅要带头攻克技术难点,还要主持全面建设工作,是我们这儿最忙的人,刚才电话还在占线……”
正说着,身着夹克,戴着眼镜,正打着电话的何历超从安全质量监控中心走出。手机末端,一根长长的充电线连接着一块大号充电宝。挂了电话,他抱歉地说:“实在不好意思,项目每时每刻都在攻坚,每天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处理。”
还没出正月,怎么这么忙?“我们是北京市重点工程,春节假期盾构机都没停。”何历超提高了语速,“一个多月之后,我们的盾构机将下穿一段重要铁路,这是整个项目最后一个特级风险源。下穿时,铁路要正常运行,盾构机顶端距离路面只有15米,地面沉降必须控制在‘毫米级’。”
盾构机在地下穿行,要穿越近百处风险源。体重4000多吨的超大型盾构机,如何安全平稳高效下穿铁路、河流,正是困难所在。“下穿之前,我们利用实验段进行了数据采集,确保掘进过程中参数稳定。”何历超带记者走进安全质量监控中心,盾构机的“智慧大脑”正在把运行情况实时传输到大屏幕上,推力、扭矩、行程、俯仰角、推进速度,甚至分区压力,都一览无余。